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 正文

马上评|颜宁之问为何让同学答不上来

2023-07-11 10:58:39来源:东方资讯


(资料图片)

颜宁学者颜宁最近在个人微博上讲述了参加博士生推免面试时提出的一个问题,引发了公众热议。她的问题是,假设时间来到10年后,你已经功成名就、资源充沛,那么最想探索的科学问题是什么?或者说这一辈子有什么科学问题或者技术难题,你能解答或者突破,就觉得今生无憾了?据颜宁所言,她问了20多位同学,但没有一位的回答让她“眼前一亮”:有的同学说一时半会还没想好,有的只能泛泛说一些兴趣,还有的干脆一脸茫然。看得出,颜宁有点失望,她很期待“有一两位同学能脑洞大开地讲讲—生老病死都是生命科学研究对象”,希望他们能找到“让人发自内心想钻研的”问题。

这些同学或许也有些“委屈”。正如许多网友所言,可能是“担心自己回答得不得体反而会影响面试”,可能是这些问题“问本科生还太早”。据颜宁介绍,能进入面试的基本是国内生物医药领域所能招到的资质最好的本科生和硕士生了,可见,答不出问题并不影响他们的优秀,也不能说明他们就不能在以后的学术生涯中做出成绩。

但问题的关键并不在此。颜宁之问背后的深意是:何为真正的优秀?是指超高的分数、漂亮的绩点还是指对于科学研究的由衷热爱、为人类造福的无穷热情?

有人说,同学们还是应该先解决基本的温饱,多发表些论文,想办法做上教授,再考虑以后的事。这个观点很“接地气”,但也可能是一种对人生的误解——如果有人认为梦想只在遥远的未来,而之前实现它的过程全是无意义的辛苦和劳作,那么也就意味着,大半辈子的人生成了单纯的手段,时间也沦为彻头彻尾的工具。

人生的梦想并非一种目的或者终点,而是在实现自身价值、追求人生意义的过程中。这其实才是颜宁之问传递出来的重要意义:在科研训练中“第一步最重要的就是寻找值得你和团队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的问题”,找到了之后,就是为梦想而寒窗苦读、刻苦钻研的过程,而这正是人生中最值得回味和珍惜的幸福时光。这个道理,当然不只适用于学术研究。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