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童年,也有梦想中的诗和远方
走进随迁子女学校第三站:浙师大附属高照实验学校高新校区
N晚报记者 居 郦
【资料图】
“形状各异,五彩缤纷/不由任何人的约束/我手持生命支线,让你飞入自由之中。——《风筝》熊同学”
春风北鸢,以纸为天,春天正是放风筝的好季节。3月28日,当记者走进随迁子女学校第三站——浙师大附属高照实验学校高新校区,午后校园的操场上,孩子们正手持风筝,迎着春风煦日尽情放飞童年。这所学校共有426名学生,都是随迁子女。这群孩子的父母为生计背井离乡来到这个城市,打桩 、砌墙……为城市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可是孩子却有太多的梦想遥不可及。今天,听听他们的成长故事,一起帮助放飞他们的成长梦想。
流动的童年
让质朴和简单的梦想落地
“沉重的生活压力、较低的文化水平,隔代抚养问题,许多家长几乎缺席了孩子的教育,这也是我们随迁子女学校遇到的教育困境。这次入选项目的三名孩子,都是经过班主任老师推荐和学校审核,成绩优异,品德优秀,虽然暂时生活在逆境中,却是努力向上生长的好孩子。”在校区负责人陈寒英副校长的介绍中,记者见到了在这里学习的“关爱有嘉·共富成长”项目中的三位困境儿童,五年级李同学、六年级刘同学、五年级熊同学。
六年级刘同学就是这样一个孩子,爸妈常年在外打工,跟着奶奶一起生活,而奶奶要独自承担起刘同学和两个更为幼小堂弟堂妹的照顾责任。“奶奶每天早起帮我们做饭洗衣服,看着奶奶头发越来越白,脸上的皱纹越来越深,手在冬天被冷水冻得通红,我深感愧疚。”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送给奶奶一个电热水壶和一些漂亮衣物。“家里的热水壶盖子坏了,奶奶因此还烫过手。”
“刻苦努力,勤学好问,学习上不惧艰难险阻。”五年级李同学是老师同学眼中乐观坚强又偏文静的女孩。“我的成绩还行吧,班里前三名。但现在我的学习停滞不前,我有些苦恼。因此我的愿望是能够拥有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四门课的《阳光同学》与《孟建平期末卷》,以及一些学习资料。希望这些学习资料可以帮助我摆脱现有的苦恼。”
一只水壶、一个篮球、几本书籍……随迁子女所面临的生活、成长困境,梦想都很质朴和简单。
诗意的童年
愿你的未来充满“诗和远方”
“形状各异,五彩缤纷/不由任何人的约束/我手持生命支线,让你飞入自由之中。——《风筝》”
“红的、黄的、绿的、粉的/五彩缤纷/我手持画笔/画一个我的世界。——《水彩笔》”
“窗户是无色的、无边的/夏日,你打开它/有无尽的狂风,吹入你心里。——《窗户》”
在高新小学,成绩优异的熊同学不仅是学校里的大队委员,更是同学老师眼中小有名气的“校园小诗人”。
“我的父母经常忙于工作,一直无人陪伴的我只能将心思寄托在学习上。我喜欢写作与阅读,但近期我却遇到了点困难,在创作上遇到了瓶颈,喜欢创作的我却缺乏灵感,所以我想要一套四大名著和一些课外书籍,丰富我的知识。”
没上过周末特长班、课外辅导,但熊同学用诗歌填满童年。“三年级时,为了帮生病的祖父母照顾弟弟妹妹,我一个人回到老家贵州生活学习了一年,也在那里认识了喜欢写诗的代课老师,是他教我写诗。”再次回到嘉兴后,熊同学没有放弃写诗,并把写诗当作兴趣爱好坚持下来。课间十分钟、放学后,只要有了灵感她都会记录下来,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她创作的诗歌已经集满了一本厚厚的小册子,还经常被班主任老师分享到班级墙。
为孩子点赞,为梦想“加码”。采访后,记者联系了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芦苇岸老师,了解到小姑娘的故事后,芦苇岸老师为小姑娘赠送了自己的签名诗歌集,并鼓励孩子好好创作,为梦想助力。
(本文配图为学校资料图片,与受访者无关)
标签: